9 Days in Egypt
地铁女车厢进了2次,第一次抱头第二站冲出,第二次自投罗网用毛巾蒙头做了坏人,感觉比进女厕紧张;
“How old are you?”“Yes~~Yes”;
另友情TK链接同去两位女侠的picasa:
http://picasaweb.google.com/chensu0714
http://picasaweb.google.com/vickiwang810
Super Lazy Cat
Written by
Pan Yu
at
12:05 AM
2
comments
Labels: thoughts, travelling
在新加坡到上海的飞机上阅览报纸,看到新加坡正在评估投票sentosa的几个开发方案,无论采用哪个方案,sentosa都会在2、3年之后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区性的旅游度假胜地。变化和发展令人兴奋,光是在脑袋里面憧憬一番都感到迫不及待了。在另外一份飞机上的杂志上面,看到了新建成的上海南客站的文章,一张色彩鲜艳的夜景图中南客站现代式的建筑和前面宽阔的绿地通道让人眼前一亮,几年前上海人还把北客站称作“新客站”,不知道南客站会咋叫呢?
其实首先让我感觉到变化的是东航的服务。和Thai,Silkair,UA,BA,AirItaly,还有以前的东航相比,现在东航的空中服务让人有一种由内向外的愉悦感。通常的空中小姐/先生们面带一种可以称之为“刹那间的微笑”,在面向旅客的时候发生,转开时消失,很Cool哦。这次东航的感觉却让人真正的觉得亲切,空中小姐经常和旅客交流,甚至闲聊,让人觉得她们喜欢自己的工作,而非仅仅当作是一些routing job。客舱广播里面经常会说一句话 “if you need anything, plz don't hesitate to call us, we are very glad to serve you”,一个“don't hesitate”,便可以让旅客们的心情放松下来,即使长途旅行的滋味不好受,也可以把旅途当成享受了。
空闲的19号去了3个地方,南站,莱弗士广场和复旦。南站当然已经不是过去老火车站那样拥挤杂乱的景象了,3层立体的设计和宽大的空间让站内变得井然有序,已经是一个很舒适的地方了。印象最深的是各处的方向指示牌,想当年我对新加坡机场(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之一)最推崇的一点就是指示牌得清晰和全面性,现在在南站也看到了。指示牌方便体贴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其设计和安放所需要的成本和空间,好的指示牌也能够给人好的服务的印象的。南站外面的空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旁边的高架路也限制了视野,而且铁轨也没有像美国一些大城市火车站那样设置在地下,让人稍微有点失望。
复旦的变化就太大了。整条邯郸路扩宽了一倍不止,西门的位置变到了行政楼那里,标志性大楼虽然在照片上面看过,不过在整个校园平坦的地势上未免显得太过于突兀了。以前曾经的老宿舍8号楼经过翻新以后已然成了研究生院,曾经的美味天堂臭水沟和四合院已经不复存在。从国定路口到五角场的一段已经变成了宽阔的马路,两旁的小店都变成人行道了。轻专的地盘变成了占地面积巨大的新闻学院,再里面一些地方也在修建新的建筑,这样的浩大工程,让人惊喜,同时也疑惑到:真的需要那样大的地方么?五角场也面目全非了,以前卖盗版运动鞋,盗版光盘和那些廉价的小饭馆,现在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回程去浦东机场的路上去坐磁悬浮列车,1分钟加速到200公里时速的时候,已经觉得是在飞驰了,直到431全速,完全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了。一直盯着窗外看,突然间听到“嘣”的一声,空气的震动透过车窗的玻璃弹到脸上,另外一条轨道上面相向而行的列车只一闪便消失了,车内一群老外惊叫而后欢呼,他们一定在想 “上海怎么TMD这么牛X啊?”。
机场安检和duty free区,2次小姐上来就和我说一大串日文,还说的特标准,搞得我乱死了,居然用英文回答他们说我不是日本人,之后她们又开始说英文。。。事后我决定以后先用英文问她们会不会说韩语,等她们说完之后我再说我是中东的,只是想测试下她们的外语,然后要求他们说以色列语……
对于我这个阔别上海之有3年的人来说,这个城市已经变得有点Ve宁得了。以前的人说“雕栏玉器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没想到现在我的朱颜还没怎么改,雕栏玉器就byebye了。这个世界,已经如此dynamic,如此的不同了。
Written by
Pan Yu
at
7:44 PM
0
comments
Labels: thoughts, travelling
Lausanne - golden afternoon
下个星期就回新加坡了,昨天到洛桑城市里面去买了点礼物,又把老城区逛了一遍,终于见识到洛桑星期6的集市菜市场,和中国其实很相像,就连装菜的塑料框和电子秤都是一样的,不一样就在于,这里的农民说法语。
洛桑主要的商业区在老城区,其实真的很小,不过因为是建在山坡上面,所以体力的消耗会让人觉得有点逛街的成就感,而且不得不佩服这里的祖先几百年以前建城选址的时候就具有奥林匹克的精神。大教堂在城市的北面,地势高傲。哥特式的大教堂多很雄伟,也正因于此而集很多功能于一身。像是战争时期的瞭望台加碉堡,和平时期的消防预警和钟楼,而洛桑至今还保留有守夜人报时的传统。
新城区Ouchy,洛桑老城南面的日内瓦湖畔昔日的小渔村,现在是主要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而且还有著名的奥林匹克公园。昨天居然是第一次去Ouchy,早上6.6chf买了张天票,买完礼物大概4点多,就从老城区乘齿轨“烤箱”下去。出地铁站就基本上是湖边,第一眼就能看到湖中小岛上那个半圆的雕塑。我对自己说,“今天我算是来过洛桑了”。这里人们真很有运动的精神,孩子们有多路滑梯,老人们有实地象棋(每个棋子都要去搬的),还有很多跑步者矍铄的身影。一个城市有着现代plus湖光山色,这也算是瑞士的特色了(重庆应该也是,昆明市区离西山远了些)。到奥林匹克公园照相(那些雕塑没有照好,构图不怎么样阿),在另外一边发现一个巡回马戏团(门票从20到50不等)。走了一天很累就回去了,不然可以看看这边的夜景,应该也不错吧。
洛桑最大的遗缺点是找不到精致漂亮的明信片,而相比之下伯尔尼的真的很不错。还有英语在这边的普及很有问题,虽然年轻人普遍能听,但很多关键性的服务部门,比如说学校里的邮局,学校的办卡处,学生公寓的管理员等等,居然一点都不懂,特别不方便。不过办卡处的那个老太太很有意思,她会用google translate!
最后一周,希望能把算法方面的事情解决完毕:-D
Written by
Pan Yu
at
12:14 AM
1 comments
Labels: photo, travelling
我的生活并不是平衡的很好,往往是想起什么的时候就开始做什么。到瑞士已经2个半月了,本来希望工作进行的一切顺利的话,到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可以放 假到处游玩了,不过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从一开始到这边每天下午坐在炎热的办公室里面一边打瞌睡,一边还要假装努力的搜paper找问题,第一个月(从7 月6号到24号去意大利)可以说是一事无成,甚至连把问题缩小化的工作都没有完成。接下来从意大利带回来的腹泻又闹了一个多星期。8月份的时候压力特别 大,感觉一切都浮在空中,中间终于在旷了一个星期工以后给家里面打电话诉说了一把,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开导下,重新又有了些动力,之后在9月初的时候,终 于想到用笨笨的线性规划把问题描述了出来。现在一切都在进行中,虽然速度缓慢,不过每天都会有一点结果出来,和Laura有话可谈。
旅游的计划现在不敢奢求,我的申根签证早已过期(本来意大利就只给了20天),只希望能把洛桑能去能了解的地方都去过,去日内瓦和Raza聚一聚(他刚刚交了PhD Thesis),有机会再能到阿尔卑斯山的某处看看草地,就满足了。少了很多奢求,心里简单了很多。
在这边的和在意大利的一些照片,会陆陆续续的整理上传到“一只疯猫”下面。由于某些奇怪的原因,IE并不能很好的显示(view source可以。。。),刚好给了我一个彻底抛弃IE的理由:-D
Written by
Pan Yu
at
7:38 PM
1 comments
Labels: thoughts, travelling
看过黄汇blog上的迷路记,颇为喷饭,同时回想起自己独自出行的经历,就写了点comment,慢慢补充。
迷路记:http://spaces.msn.com/members/huih/Blog/cns!1pc3OOZ3k7mqcb88e_-hmv6A!257.entry
Comment:
写的很有趣啊。一个人在异乡独自出行确实是不容易,迷路是常有的事情,还有就是怕碰到坏人。我到美国去的时候在城里走到比较偏远的地方最怕看见的就是黑人, 经常两个一群三个一伙的在路边闲逛,还有那些全部家当都在一辆小推车里面的街头流浪汉(通常会上来问你有没有change,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找我换零钱,只差没说我只有100元的你要不要了)。出华盛顿长途汽车站时被外面聚集的一帮开黑车的(没有执照的出租车)缠到了,这些人有很多是战争里面的伤兵,退伍以后也不求上进,一心只想等政府救济,政府又一拖再拖,他们也就沦为了一群没钱没势力又没有生活目标的人了。和其中一个人聊了一会儿,给了他两块钱信息费,终于摆脱了。在纽约中央火车站的时候还遇到一个专门为别人开门的乞丐,我觉得他很有礼貌,就上去和他说话,他说不要钱,只要点吃的,我给他一包奥利奥的饼干他也只要了3块。
Written by
Pan Yu
at
10:37 AM
0
comments
Labels: thoughts, travelling